徐州市大马路小学自主习得导学案
音乐 学科 五 年级 下 册 校本内容 共 三 课时
学习内容 |
1.了解京剧《沙家浜》的故事梗概,认识三个主要人物。 2.欣赏革命现代京剧《沙家浜》中的经典片段《智斗》。 3.学唱《智斗》中胡传魁(净行)演唱的一段并表演。 |
学习目标 |
1.体验京剧唱腔在表达人物性格时的作用,了解京剧唱腔之丰富多彩。 2.感受“西皮二六”与“西皮流水”的不同板式特点。 3.乐意学唱《智斗》片段,愿意欣赏京剧。 |
学习重难点 |
1.学习演唱《智斗》片段,能分辨角色行当。 2.听辨“西皮二六”与“西皮流水”的不同特点。 |
拟采用环节 |
交流、模仿、练习、表演、总结 |
学习过程 |
学习指导 |
一、导入 听赏一段京剧 师:是不是很熟悉?知道这段唱段叫什么名字吗? A、了解现代京剧《沙家浜》的故事内容。 剧情:1939年秋,新四军某部转移,在阳澄湖畔的沙家浜留下了18名伤病员。党组织为保证伤病员的安全,把掩护伤病员的任务交给了地下联络员“阿庆嫂”。与此同时,与日寇暗中勾结的“忠义救国军”头子——胡传魁、刁德一 也进驻了沙家浜。他们企图搜捕伤病员。我们听到的这一段“智斗”表现了阿庆嫂利用胡传魁与刁德一之间的矛盾,机智灵活地与他们斗智斗勇的过程。
B、介绍主要人物:
C、欣赏经典唱段《智斗》 D、边聆听边思考,这个唱段有几个人物?分别属于哪个行当? 阿庆嫂:旦行 胡传魁:净行 刁德一:生行
二、学习《智斗》中胡传魁的一段唱。
1.分成两部分学唱。(西皮二六、西皮流水板)。 2.跟琴用较慢的速度练习唱歌谱
3.在唱准确的基础上再用原谱要求的速度唱一唱,谈一谈感受。 4.请学生尝试自己填词唱。 5.欣赏原唱版本,提出改进意见。 6.从唱词中分析胡司令的人物性格。
7.想一想为什么给胡司令设计的净行的唱腔?
8.自主练习,进行模仿秀展示,比一比谁能唱出胡司令诙谐可爱的“草包”形象。
三、跟着视频再唱一唱,演一演。 |
这是各大晚会上会经常保留的经典唱段《智斗》 如果想听明白这段唱段精彩在何处,一定要先了解它的背景。 (出示内容,请学生自己阅读,再请一个同学用自己的语言给大家介绍故事梗概)
阿庆嫂:春来茶馆老板,党的地下联络员。曾救过胡传魁一命,被胡司令称为救命恩人。 
胡传魁:反动武装“忠义救国军”的司令,粗俗、无能。
刁德一:“忠义救国军”的参谋长,奸诈、阴险。
西皮:流畅、活泼、跳动、有力,适宜表现一种明朗、刚劲、激昂的情绪。
指导学生把音和小拐弯的旋律唱准,唱到位。
引导学生发现“西皮二六”与”西皮流水”在板式上的的差别。 (比西皮原板紧凑一些的板式是二六,比二六更紧凑、更快的板式是西皮流水板。)
由于阿庆嫂救过他的命,于是他对阿庆嫂极尽江湖义气。
用净行花脸可以表现出他的江湖气,以及仗义、豪爽缺少心机的特点。用阿庆嫂的话说,他是个“草包”。其实,胡传魁就是一个反面的人物而已,但却也有他的可爱之处。
|
教学反思: 京剧是一个宝库,我比较倾向于将京剧看成是教育的手段,不仅是审美教育的手段,也是品德教育的手段。京剧里所承载的中国故事褒扬了家国情怀、优秀品格、善良人性,它可以引人向真、向善、向美。 《沙家浜》是现代京剧,是八大革命样板戏之一,其中的《智斗》一段非常经典,经常以各种形式出现在电视节目中,学生一听也喜欢,首次让学生学唱“净行”胡传魁的唱段,男孩子尤其高兴,学唱的时候就兴趣十足,到了模仿秀环节更是让他们激动,还真有几个男孩子把胡司令演得像模像样!不由得想起看过的一句话“模仿是艺术的早期表现形式”而这种模仿类似于游戏,如果老师善于激励,学生会乐此不疲!降低要求才能让学生更愿意去尝试一些事情,如果学生们有了对国粹的兴趣、对京剧的喜爱,何愁他们不愿意学习京剧呢?
|
集体备课责任人:吴音昊 个性备课责任人: 吴音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