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铸魂 立德树人
鼓楼区校家社协同育人平台

思政课堂

徐州市大马路小学校:《让班本课程充满生长的气息》

2022-06-25  |  作者:王银娣    

本文发表于《江苏教育》(2018.08

【摘要】班本课程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班本化”,是以班级为单位和开发主体,由师生共同参与的富有班级特色的课程。班本体验课程是以学生自主体验为成长方式,通过全员参与、主动探索、自我尝试、内心感悟等途径,切实感受课程的魅力,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获得快乐,促进成长,成为最好的自己。

【关键词】班主任;班本课程;学生体验;生长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

(2018)63-0041-03

【作者简介】王银娣,江苏省徐州市大马路小学(江苏徐州,221005)教师,高级教师,徐州市青年优秀骨干教师,徐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

 

班本课程作为一种新的课程形态,是相对于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所延伸出来的自下而上的新的课程概念,是课程班本化的体现。即以班级为单位,充分利用各种班级资源,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为宗旨,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开发的、富有班级特色的课程。

一、认识班本课程:全员参与,让学生在自主体验中发展

班本课程既然是以班级为单位创生的,那么班级有必要也有条件创建属于自己的课程,班主任应成为班本课程的主要开发者,即班本课程的领导者。当班主任成为班本课程领导者的时候,就会“一呼百应”,带领学生在班级这个学生赖以生长的田野里自由呼吸、自主体验。

学生是班本课程的主人,在班本课程建设过程中,班主任应在学生主动参与的基础上开展课程体验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成长的意愿和能力,直至内化和固化为学生自觉的意识与行为,转化为素养能力。这样,班本课程才能适合并引领学生自主成长,才能有利于促进每个学生独特的、个性化的全面发展。

日本教育家佐藤学按照课程性质,将课程分为“登山型课程和阶梯型课程”两种样式。班本课程应属于“登山型课程”,作为课程领导者的教师为学生准备了许多条“登山路径”,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自主体验、实践尝试等方式去“学习攀登”,重在全员参与、实践探索和自主体验,力求让每个学生在通达目的地的途中获得收获、感悟与生长。即使部分学生最终没有到达山顶,但他们同样参与了班本课程的体验与学习,增强了认识,锻炼了能力,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这就是生长。

二、设计班本课程:学为主体,关注学生独特的生命体验

班本课程,以“班”为本,以“生”为主体,在设计班本课程中,应充分发挥班级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可以从不同的问题视角来参与到班本课程的设计,班主任则既要关注到班本课程的独特性、不同年龄段班本课程的特殊性,还要关注到学生作为生命个体所具有的独特的生命体验。

师生可以共同设计班本课程活动方案,以丰富的课程活动满足不同学生的体验需求,给每一位学生展示才能的机会,让学生在课程活动中体验,在课程活动中成长。如“主题班队课程”,针对学生普遍关心的话题,或是班级中出现的问题,运用班集体的智慧,学生共同研讨,自主设计班队课的主题、形式及内容,自主参与体验,发挥自我教育的功能。

有一次,班里一个孩子没完成作业,告诉老师说家长带他去医院看病,没来及写,联系家长后得知,他骗家长没有作业。孩子进入中高年级,偶尔会出现撒谎欺骗家长、老师的情况,同学之间相处时,也会有说假话、失信的行为。一旦孩子出现类似情况,就会失去家长、老师的信任,被同学、朋友疏远,无法融入集体,甚至“破罐子破摔”,形成恶性循环。为此,学生提出有必要在班级中开展一次以“诚信在我心中”为主题的班队会。让大家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尊崇诚信,立志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主题确定以后,学生们开始了为期一周的活动准备:学生自主收集有关诚信的名言、成语、故事;通过翻阅报纸、上网或询问家长的方式,了解和搜集不诚信的事例及造成的严重后果,或是诚信的事例及带来的好处;民主表决,确定主持人2名;由组织委员负责组织同学们排练课本剧《九色鹿》、小品《失约》。由于这次主题班队会的主体是学生,主题应由学生提出,活动过程学生全员、亲身参与,所以,主题班队会达到了预期效果。学生对诚信的内涵有了更为明确、深刻的认识,意识到了诚信的重要性,立志要从小事做起,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基于学生们在这次主题班队会中获得的独特体验,笔者又引导他们关注自由、平等、爱国、友善等内容,设计了主题为“良好道德习惯培养”的班本课程。这个课程实施时间为一学年,每个主题都分别从认知和实践两个层面设计。在设计过程中,笔者总是关注学生的内在体验,力图让学生将认知和实践真正地结合起来,切实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行为。

三、实施班本课程:尊重选择,满足学生生命成长的需求

在实施班本课程过程中要注意三个方面。首先,要从学生生长需求的实际出发,充分利用班级的各种资源,尊重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让学生以他们喜爱的形式参与活动,体验独特成长的快乐。其次,要走近学生,倾听学生内心的声音,商定班本课程的形式与内容,并及时改进,尽可能让班本课程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最后,要可能多地给学生多种选择,因为提供给学生可选的机会越多,学生就越可能成为他自己。下面是我实施班本课程中的两则课例,期待为大家提供帮助。

1.班本辩论课程——“问计于童”。

生活就像一个万花筒,向孩子们展示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每天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许多问题也会引发他们的关注和思考。课程实施之前,笔者向学生征集话题,了解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困惑、内心的矛盾等。经过民主表决,入选的话题有:小学生该不该帮助陌生人?小学生该不该带手机上学?父母该不该给孩子报校外辅导班?父母该不该给孩子额外布置家庭作业?父母该不该体罚孩子?这些话题中,有关于他们自身成长困惑的,有关于亲子关系的,还有关于社会方面的。

如针对“小学生该不该帮助陌生人?”这个话题,让学生辩论并不是要寻求一个准确的答案,而是让他们在辩论的过程中逐渐明白,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可以帮助他人,乐于助人应是我们每个人都具有的良好品德。但是,在帮助他人的时候,要量力而行,要确保自己的安全,学会有智慧地帮助他人,这既是对他人的生命负责,也是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学生辩论的过程,也是自我价值澄清的过程,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并做出自己的行为选择。

2.班本种植课程——“我和小苗共成长”。

春天是孕育希望的季节,春天播下希望,秋天才会有沉甸甸的收获。为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养成爱护花草树木的习惯,我和二年级学生参与的“我和小苗共成长”班本课程“三部曲”孕育而生。

利用周末、假日,学生走上大街、走进公园、漫步湖边、山头,有条件的去到郊区、农村实地观察,了解人们在春天有哪些种植活动。接下来,他们在家长的指导下,选择了自己想要种的植物,准备种子、花盆、泥土等必需品,亲手种下种子。小萌在种植观察日记中写道:“我种下了小番茄种子,我给它浇水、施肥,还要天天给它唱歌,我多么期待小番茄能快点发芽呀!”小文写道:“我先用杯子装水,再把豆子放进去浸泡了几天。然后和妈妈一起买了个花盆,盆里放满土,把种子撒在土上,盖一层“被子”,再给它“喝”点水。我开心极了!盼着它早点发芽。”

随着幼苗渐渐长大,学生发现,花盆里的小苗长到一定高度便变化不大了,还有同学栽种的辣椒在花盆里挨挨挤挤的,茎像线一样细。从学生的汇报里,笔者听出了他们对幼苗生长的担忧。的确,小小的花盆满足不了幼苗长大的需求,更无法满足多棵幼苗的共同生长。大部分学生家都在居民楼里,不具备把幼苗移植到土地上的条件。

学生发现,学校实验楼后有一个长条形的花坛是空着的。于是,有学生提出,能不能把花盆里的植物移植到此处。得到学校允许后,学生们把植物小心翼翼地带到了学校,在小坤妈妈、小文妈妈的现场指导下,他们将幼苗从花盆中移出,种在了土地上。喝饱水的幼苗更显得神采奕奕。

小萱在种植观察日记中写道:“在今天,我的小苗要搬家了,它要搬到我们学校的种植园去,虽然我对它依依不舍,但一想到它到了新家就会认识很多朋友,像花生、大蒜、向日葵和辣椒等,有为它高兴起来。放学回家的时候,我仔细打量了它一番,小苗现在快到20厘米了,从侧面看,它像一阶一阶的楼梯,跟喝醉了酒似的,歪歪斜斜。小苗,我希望你们能够好好吃饭,团结友爱,我会经常来看你们的。”

生命总是在创造着奇迹。盛夏的植物园,花草植物生长得蓬蓬勃勃。它们积蓄了几个月的力量,在此时盛情绽放,戏蝶流连,朵朵花儿在风中飘飘摇摇地起舞,展示着生命的美丽。看着眼前的美景,学生眼里是满满的喜悦、感动和满足,这是他们亲手养大的植物,倾注着他们的心血和期待。在种植的过程中,生命是灵动的,学生们的内心是柔软的。

在经济发达地区,有很多花园式或园林式的校园,可这样的校园往往会让学生熟视无睹,因为环境再美,但可能没和学生建立关联,不能激起学生内心的涟漪,再美的环境也形同虚设。而学生自己亲手种下的植物就不一样了,他们在种植的过程中倾注了很多情感,这里普普通通的一草一木都和他们自身发生了关联,给他们带来了愉悦的精神体验,丰盈了学生的精神世界,激发起他们对生活、对生命的热爱。这里不奢华、没有奇花异草,但这里却成了学生生命成长的“乐园”,学生在种植体验中真实地感受到了生命成长的快乐。

四、优化班本课程:儿童视角,呈现主动学习的重要活动

优化班本课程,就要在站在“儿童”的视角,把儿童看作儿童,让他们在参与、体验、探索、尝试、感悟等活动中切实感受到课程的魅力,自主地参与到课程的开发与建设中来;让“儿童成为儿童”,就是要让学生在参与课程体验活动中,玩中学,学中乐,乐中获,在体验活动中主动学习,发现自我,并成为最好的自己。班本课程的实施是一个多样化、独特性的过程,涉及学生成长的方方面面,规范和优化班本课程应成为我们的不懈追求。

班本体验课程的开展,激发了学生发展的内在动力,为学生实现自我成长奠定了坚实基础。作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班主任要加强自身的课程意识,努力开发符合学生发展的班本课程,让班本课程真正促进学生的自由生长。

 

【参考文献】

[1]成尚荣.班本课程的存在价值、准确定位与合理开发[ J ].中小学管理,2014(11).

[2]李亚敏,刘娟.缔造完美教室—小学班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

审核人:王银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