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铸魂 立德树人
鼓楼区校家社协同育人平台

思政课堂

徐州市民主路小学:走心的教学点亮道德与法治新课堂

2022-06-25  |  作者:    

本文章发表于《新课程导学》(2020.08)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CN52-1148(2020)08A-0022-02

【摘要】要让道德与法治课堂真正走进学生内心,就要让学生以“身”体之,以“心” 验之。以切合儿童生活的生动导入激趣凝心,以符合儿童心理需求的典型事例动情入心,以鲜活时政案例让法治教育走实走心。在课堂中,通过一次次交心式的对话,一个个情境活动的创设,促使学生由道德认知向道德行为转化,实现“知”的根本目标。

关键词国家的象征 道德与法治

一节好的道德与法治课,要能走进学生内心,触碰学生心灵。那么,如何让走心的教学得以发生呢?笔者认为,教学设计应以情激情、以智启智、以德育德、以行导行,发挥主题情境教学的魅力。笔者以《国家的象征》教学实践为例,浅谈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走心式"教学法的思考。

一、以“影视资源”为探究课堂新知的“导引”

教学片段1:新课导入

教师播放《战狼2》片段

师:当灾难来临时,他们是靠什么安全的撤离交战区?

生:是国旗。

师:国旗象征着什么?

生:祖国、国家。

师:国旗象征着我们的国家,象征着我们日渐强大的国家。

师:这段情节可不是虚构的,而是根据2011年利比亚华侨撤离的真实事件改编的(师介绍),今天就一起学习《国家的象征》(板书:国家的象征)。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第一步,是师生心灵沟通的第一座桥梁,要在一开始就能拨动孩子的心弦。《国家的象征》一课中,要求学生认知国家象征及标志,增强学生爱国情感。但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国家”“爱国”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的生活阅历尚浅,难以理解其内涵,单纯的讲述无法带给学生生动而丰富的情感体验。

本课采用视频导入法,巧借有着真实事件背景的电影《战狼2》片段,通过真人、真事、真感受引发学生共情共鸣,继而萌发爱国的意识,催生爱国的情感。在短短一分钟的视频中,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当国旗成为生命标志的时候,强大的祖国永远是坚强的后盾,个人命运和祖国紧紧联系在一起。紧接着,自然引出利比亚华侨撤离事件,当战火与骚乱像狂风一样席卷利比亚,中国大使馆迅速动员,及时化解危机,将一万多名中国建筑工人一个不少全部撤回祖国。真实的历史情境又一次燃起学生的内心情感,使学生的情绪迅速达到最佳状态,从而达到优化教学过程的目的。

二、以“制造冲突”为突破教学难点的“奇招”

教学片段2:观察-认识国旗

1、知特征。

师:你对五星红旗都已经有了哪些了解?根据学生回答老师相机介绍国旗的特征。

2、知含义。

师:那有没有人知道五颗星的含义呢?根据学生回答老师相机介绍国旗的含义。(出示国旗图)

师:我刚刚听了同学们的发言,我觉得咱们某学校的孩子真是太棒了。(把校名说错引发争议,也可是班名、人名)

生:(情绪激动)我们是某学校的学生!

师:噢,那刚刚我把学校说错的时候,你的心情是怎样?

生:不高兴、很生气、很委屈。

师:是啊,你们不高兴是因为你们是这个学校的学生,对学校有着深深地情感,而且你们勇敢的表达了自己的想法,纠正了这个错误。国旗寄托着每一个中国人的情感,那如果在国际赛场上把我们的国旗弄错了,我们该怎么办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里约热内卢国旗事件(出示图片)。

师:2016年奥运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中国运动员在赛场上奋力拼搏,夺得金牌,当雄壮的国歌在赛场奏响,神圣的国旗冉冉升起,此时,你的心情怎样?

生:很高兴、很自豪、很骄傲。

师:可是就在这时,我们却发现国旗是错的。说说看,错哪儿了?(出示正确和错误国旗图,学生观察比较)

生:四个小星的角尖没有对齐大星的中心点,四颗小五角星是平行排列的。

师:那这还是我们的国旗吗?此时,你的心情怎样?想说点什么?如果你在现场你会怎么做?

生1:我很愤怒,这是不尊重我们的祖国!

生2:这是对我们中国的侮辱,我要投诉!

生3:必须换上正确的国旗,决不能让错误的国旗升起!

师:我们的运动员们和你们是一样的心情,他们当场向里约奥委会提出抗议和申诉,指出国旗上的错误。最后,里约奥委会向中国道歉。那你觉得在这件事情上,中国的运动员做得怎么样?

根据学生回答老师小结:他们维护了国旗的尊严,就是维护了祖国的尊严。因为五星红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不容有任何问题!一点也不能错!

3、知由来。

曾联松设计五星红旗背后的故事。

“故意出错”也是一种教学艺术,课堂上老师有意"出错"能调控教学氛围。课堂上有意制造的一些“包袱”,有时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让平淡无奇的课堂变得跌宕起伏。

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集体荣誉感都属于道德感。学生对于集体荣誉感有较为具象的理解,但是对爱国主义内涵理解较为模糊。如何让爱国心从学生心里隐秘的角落跳出来,是教学中必须要突破的难点。摈弃传统的说教,精心设计了“故意出错’环节以及里约奥运会“错版国旗事件”环节,突破了四颗小星应该是各有一个角尖对着大星的中心点而不是平行排列的认识难点。

在活动设计中,先是故意将学生的校名说错,带给学生消极的情绪体验,继而引发学生反思,为什么会因为校名错了导致情绪发生变化,都是集体荣誉感使然。学校是小家,国家是大家,“故意出错”体验环节的铺设,让学生的爱集体的情绪外露,顺着热爱学校的美好情感,由小及大,通过活动的三个问题,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国旗的含义和它背后的内涵,认识到五星红旗作为国家的象征和标志,更是一点都不能错,在师生的一问一答中使得学生潜在的爱国之心变得清晰起来。

三、以“热点案例”为激活法治课堂的“法宝”

教学片段3:学法-尊重国旗

师:但是,我们也看到一些人缺少爱护国旗的法律意识,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以下案例。(出示“香港侮辱国旗、国徽案”、“网红篡改国歌案”)

师:听完这几个案例,你有什么话想说?(相机点评:你之所以气愤,是因为你对国旗、国徽、国歌有很深的情感,而他们恰恰缺少这一点)

师:他们的行为很恶劣,他们不仅应该受到谴责,而且已经触犯到了法律。来,我们看看法律是怎样规定的?(出示《国旗法》《国徽法》《国歌法》相关法律法规)

师:他们的行为已经触犯了《国旗法》《国徽法》《国歌法》,构成犯罪。(教师讲解触犯法律的行为和后果)

道德与法治课是否具有吸引力,能否受到学生欢迎,要看学生是否能够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思想碰撞和情感体验。而热点新闻事件、网络素材,是小学生乐于议论、“吐槽”的话题和关注点,从热点事件中寻找激发情感体验的话题,抓取触动学生情感的典型案例,用“案例”说法理,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的法治精神。

在《国家的象征》一课中,通过“香港侮辱国旗、国徽案”“网红篡改国歌案”三个典型案例,将枯燥生涩的《国旗法》《国徽法》《国歌法》让学生学得有趣,让有硬度的法律带有温度,学生心灵受到震撼,深切地体会到法律的权威和尊严,形成“敬畏法律,行有所止”的法治观念,使学生明白爱国是每一个人情感使然,同时也是法律对每个公民的基本要求。每一个人都要敬畏国家的象征和标志,以实际行动维护国旗、国徽、国歌尊严。

四、以“学思践悟”为实现知行合一的“路径”

教学片段4:行动-爱护国旗

师:其实啊,国旗法中有对我们小学生更具体的要求。(出示《国旗法》第十三条)

师:那你在升旗仪式上,表现的怎么样啊?你觉得自己哪里做的还不错,哪里还不够好?

生1:我能做到立正敬礼,可是唱国歌的时候不好意思唱,以后我要唱响国歌,因为唱响国歌也是爱国的表现。

生2:冬天,升国旗的时候我会把手缩在袖子里,以后我会好好敬队礼,像军人一样不畏严寒酷暑。

生3:以前,我唱国歌时爱改歌词,觉得好玩,现在我知道这是不对的,是违反国旗法的,以后再也不这样做了。

生4:老师,我发现国庆回来调休后,周一的课改到周六,我觉得也应该举行升旗仪式,因为《国旗法》不是说的嘛,全日制中学小学,每周举行一次升旗仪式。

师:同学们都说的太好了,热爱祖国从来不是一句空话,爱国应该是我们终生的必修课。对于我们小学生来说,向国旗敬礼、唱响国歌、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这些都是爱国的表现。

师:开始行动,就是我们最好的成长方式。接下来我们将开展爱国争章活动。(出示评价卡片,介绍活动要求)

争章要求:

1.维护国家荣誉,尊重国旗、国徽、国歌。

2.参加升旗仪式做到肃立、队礼规范、高唱国歌。

3.初步了解《国旗法》、《国徽法》、《国歌法》法律。


自我评

同桌评

老师评

第一周




第二周




第三周




第四周




表现良好☆☆☆ 表现一般 ☆☆ 还需努力 ☆

累积25颗☆就可以兑换一枚爱国徽章哦!

知易行难,行重于言。知行合一的德育理念要求教师要立足于道德意识向道德品行的转化。国旗、国徽、国歌是国家的象征和标志,但是我们也经常看到在学校升国旗、奏国歌的庄严时刻还有学生嬉戏打闹的现象。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教师通过学法活动聚焦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自评升旗仪式的表现,通过自我感悟、自我反思、自我纠正,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

“行”是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外在体现,在提高学生道德意识的基础上,还要顺势导行,引领学生在生活中践行“爱国”。教师借助“爱国争章”活动,通过自己、同伴、教师的反馈与评价不断地推动爱国情感向爱国行为转化,实现“知”的根本目标。

因此,道德与法治课堂要走心,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定准与学生相适应的教学目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撷取生活中的典型事例,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开展活动,积极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这样“走心”的课堂才能吸引学生,引发学生更多的思考,让学生在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的过程中成为知行合一的人。

江苏省徐州市民主路小学 张彤

审核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