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铸魂 立德树人
鼓楼区校家社协同育人平台

校园空间

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

2025-07-09  |  作者:    

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

徐州市九龙湖小学  

 

九龙湖小学2020年建校,在短短3年多的时间里蓬勃发展,成为老百姓家门口的新优质学校,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课程的建设。立足新课标,聚焦“新儿童新课堂”,以“在九龙,发现你自己”基点,系统构建了“潜能课程”体系,(出示课程架构简单图谱)课程围绕文化、自然、科技、生活四个维度,分为基础课程(即学科与学科+课程)和拓展课程两大模块,致力于培养潜能舒展、个性卓然、富有民族根性的“龙的传人”。整个课程的构建在积极地践行“新课程方案”所强调的坚持素养导向。

 

 

“新课程方案”也明确指出,要通过课程学习,让学生形成跨越学科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上一学年,我们每个学科都在积极进行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探索与实践我们是“突出骨干教师作用、发挥教研团队力量、形成全员参与格局”的带动模式,通过“读书+实践+反思+梳理”的研究路径,推动跨学科主题学习落地。首先全员共读郭华教授所著《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什么?怎么做》,分学科进行了专项阅读,使老师们进一步明晰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意义和实施要点

 

 

一、为什么?

当前,世界教育发展已然迈入素养时代,素养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跨学科性。因为“学科领域与素养之间的关系不是一一对应的,所有的领域与学科都有助于多种素养的发展,没有一种素养的发展专门依赖于一个学科”。此外,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的人。知识整合能力、跨界思维、融会贯通思维正是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基本素养。因此跨学科主题学习作为一种融知识综合与问题解决于一体的深度学习方式,是课程整合理念之下的一种重要学习形式,更是“面向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教与学”的重要选择。

二、是什么?

“跨学科”就是基于学科、立足学科、超越学科、主动跨界;主题”是实现跨学科的中介、组织中心学习的关键内容是将分散的信息整合到一起的‘粘合剂’学习”由主题催生,体现综合性、研究性、实践性、创造性。具体来说,跨学科主题学习就是基于学生的素养发展需求,以某门学科课程内容为主干,将现实世界有意义的问题转化成探究主题,通过主题实现课程间的关联,综合运用信息技术并整合多种学科的知识与方法,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学生能力与素养的提升。

  1. 怎么做?

     基于前期的读书学习和思考,学校将研究方向定为基于学科立场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校本实践,从课程体系来看,目前的研究属于基础课程“学科+”的领域。主题的确立除了选用或优化教材及课标中提供的主题还希望利用信息技术充分挖掘校园内外的资源。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语文学科的案例。

    在我们的校园一角有几棵长势喜人的山楂树,在秋天丰收的季节里,山楂果成熟了。二年级语文组就抓住了这个好时机,她们结合语文教材第四单元《葡萄沟》和口语交际中“做手工”的内容,以“校园里的山楂红了”为主题,融合语文、劳动、美术等学科知识开展学习活动。老师们带着学生走近山楂树,观察它们的样子,提出自己最想了解的问题并通过网上搜索的方式解决问题,还利用山楂进行丰富的创作,从而加深对山楂的了解和认知。

     

     

     

    学校定期会举行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案例分享活动,各学科互相学习、提出建议、反思内化、修改完善。最后会把比较成熟的案例梳理总结,形成案例集锦。

     

     

     

     

    开学初,我们成功举办了全校性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龙宝龙年寻‘龙’记”(播放“成果展示”视频)。在开展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很多学生的成长和老师们的蜕变。学校会继续把跨学科主题学习作为推进课程整体建设的好抓手,积累更多典型案例,努力实现在九龙,发现自己,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审核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