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大马路小学校基于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的校本化应用
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不仅拥有丰富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更注重在重点领域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其中包括了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等子平台。大马路小学基于对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研究,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资源为我所用,赋能教师成长
1.用好微课资源,助力教学实施
智慧平台的“课程教学”栏目与统编教材配套,教材中的每一课都配有微课,都是优秀教师团队精心打磨出的优秀课程。老师们在每周的集体教研之前进行自主研读时就借助其中的微课资源,做到精准把握教材的核心要点,然后在集体教研时再基于大单元理念进行整合。有些微课资源会直接运用到混合式双师课堂中去,形成线上线下有效链接的良性互动。
王茜老师整合运用了平台中的微课资源,与二年级组的老师们共同确立了“小龙马创想剧场”的情境,引导学生围绕演好“狐假虎威”的核心任务,在分类梳理词语,入境表演故事的过程中揣摩角色的内心变化,实现语文素养的进阶生长。张俊老师在与经开区桃园路小学开展的双师互动课堂上执教《寒号鸟》一课时,学生提出了问题:寒号鸟在哪里呢?课文中的插画看上去像是个小老鼠。张老师直接运用平台中的寒号鸟的介绍以及图片,弥合“寒号鸟”与学生之间的认知距离,帮助学生知道寒号鸟并不是鸟,而是一种哺乳动物,也为理解寒号鸟和喜鹊的不同结局做好了认知铺垫。
2.用好基础作业,发挥作业育人实效
    平台的“课程教学”中设置了“教师备课授课”的板块,其下设子栏目有“基础性作业”的内容,是上海市教委获得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提升中小学作业设计质量的实践研究的成果。三到六年级各个学科都采用单元设计的方式,每个单元都明确了作业目标,不但关注基本概念的理解,而且注重作业对于学生学习策略、学习习惯、学习品质等方面的目标培养,充分体现素养立意。老师们根据学情及教学环节的设置从丰富高质的作业设计中优选使用,并开展作业设计大赛,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深化理解、把握关联、感悟方法,从而减轻作业负担,提高学习效率。每学期,学校会组织两次大学科组的“展 观 评 议”作业专项交流活动,把依据平台资源的创新性运用成果展示出来,扩大辐射影响效应。  
二、资源为我所用,赋能课后服务
 基于学校的已有基础,借助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资源,我们基于学生需求设计课程,辅助学生认知发展,助力科学科普知识和跨学科知识的学习,更好的服务于学生的自主探究、泛在学习,从而形成智能化的教学服务模式。目前,已重点打造了博物馆课程、科普教育课程以及经典阅读课程三类。
以儿童博物馆课程为例,我们学习、筛选了平台上的资源,进行了主题统整,形成了本学期博物馆课程的内容(如下表所示):以下主题是在调研学生兴趣的基础上确立的。课程实施的方式主要采用“馆校联动—同步课堂项目”线上直播的方式,由博物馆专家在线上进行实景讲解。同时,我们链接了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中的相关资源,由定格动画社团以及水墨社团进行多维联动式地学习。
 
  
   | 主题 | 课程模块 | 资源使用 | 协作团队 | 
  
   | 走进敦煌 | 《遇见敦煌—丝绸之路》 《遇见敦煌—古代儿童 》  《遇见敦煌—服饰》 《遇见敦煌—飞天》 | “馆校联动—同步课堂项目”敦煌研究院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数字敦煌” | 定格动画社团 水墨社团 
 | 
  
   | 通信科技 | 《从“石库门”到“天安门”,感受红色通信历史》 《通信的5G时代》 《通信防炸小课堂》 《万物互联  智慧生活》 | 上海电信信息生活馆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北斗领航” 
 | 编程猫社团 | 
  
   | 非遗文化 | 《非遗传承》  《野兽派剪纸》   《中国特色剪纸》 |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非遗艺术” | 创意美术社团 | 
  
   | 设计桥梁 | 《世界各地著名桥梁》  《四大古桥》 《黄浦江上的桥梁》 《桥梁的基本类型》 |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建造桥梁” 《游戏点亮快乐童年》 | 预约实验室社团 | 
  
   | 科幻世界 | 《科幻作品的意义》 |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科幻电影中的脑科学” “科幻故事中的艺术形象” | 儿童想象力 | 
 
下一阶段,我们将继续充分利用平台上优质丰富的备课资源、课程教学资源、教师研修资源等,分学科、分学段深化主题教研,探索利用平台开展教研活动新模式,构建教研共同体。同时,开发、实施、升级更加适宜儿童发展的课程,更好地应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推动“双减”落地,赋能师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