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铸魂 立德树人
鼓楼区校家社协同育人平台

校园空间

一校一案:AI童行探彭城,文化传承我能行——AI赋能的地域文化电子地图课程资源建设的实践案例

2025-06-28  |  作者:    

AI童行探彭城,文化传承我能行

——AI赋能的地域文化电子地图课程资源建设的实践案例

徐州市苏堤路小学

一、背景与价值:AI赋能地域文化传承的时代契机

1.地域文化传承的教育需求与技术机遇

在当今时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传统课程资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突破。传统地图在信息传递上效率较低,其承载的内容有限,更新速度慢,难以满足学生对知识的多元需求。而电子地图则不同,它能以更高效、直观的方式呈现大量信息,信息传递效率较传统地图提升了数倍。地域文化作为儿童学习的真实场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它为儿童提供了贴近生活的学习场景,让他们在熟悉的环境中感受文化的魅力,增强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学校在地域文化转化方面有着一定的前期基础。此前,学校就积极探索如何将地域文化融入课程,但受限于技术手段,效果并不理想。如今,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学校提供了新的契机,能够将地域文化更生动、全面地转化为课程资源,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

2.案例的核心意义与创新定位

(1)创新教学模式

电子地图以其直观性和互动性,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它将抽象的知识以可视化的形式呈现,让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接受,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单一的授课方式,使学习过程变得更加有趣和高效。

  1. 多方共建资源

    实现了家校协同和跨设备使用,形成了立体的资源共建模式。家长可以参与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与学校共同推动地域文化的传承。同时,学生可以在不同设备上随时随地访问电子地图资源,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2. 融合文化与技术

    此案例将文化传承与教育技术深度融合,具有长远的价值。它不仅能让学生学到知识,更能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和创新能力,为未来的教育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资源建设框架:从设计到整合的全流程实践

    1.地域文化电子地图的类型与功能设计

地图类型

定义

功能属性

典型案例

应用场景

背景空间布局图

呈现地域的地理空间信息,包括地形、地貌、交通等基础要素

具备信息整合的教育功能,能让学生了解地域的空间结构和地理特征

展示徐州的山川河流分布、城市道路网络等

地理教学、城市规划学习

活动主题文化地图

围绕特定的活动主题,整合相关的文化元素和信息

兼具信息整合的教育功能与文化传播的互动性,可激发学生对特定文化活动的兴趣

以徐州的文化节活动为主题,标注活动地点、参与方式等信息

文化活动推广、文化体验学习

民宿文化事业发展图

聚焦地域内民宿文化的发展情况,展示民宿的分布、特色等

突出文化传播的互动性,促进民宿文化的交流和推广

标注徐州各民宿的位置、风格、评价等信息

旅游住宿选择、民宿文化研究

2.课程资源的整合与创新路径

在课程资源整合方面,将历史遗迹、民俗风情等多维度内容进行融合。例如,在电子地图中,不仅标注徐州的历史古迹,如彭城古城墙、楚王陵等,还融入与之相关的民俗故事和传统节日活动,让学生全面了解地域文化。通过这种多维度的融合,丰富了课程资源的内涵。

教学策略上,采用互动式探索和个性化学习路径设计。学生可以在电子地图上自主选择感兴趣的景点和文化内容进行深入了解,系统会根据学生的选择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建议。比如,学生对徐州的美食文化感兴趣,电子地图会推荐相关的美食街、老字号店铺,并提供美食背后的文化故事。

学生可以通过在线浏览VR展馆,身临其境地感受徐州历史遗迹的风貌,查看云端存储的历史信息,如古代建筑的内部结构、历史场景的模拟等。这种技术的应用,为学生带来了全新的学习体验,提升了学习的趣味性和效果。

三、AI赋能的实践路径:智慧教育样板区的多维探索

1.岗位竞聘:AI辅助的全流程能力培养

学生参与岗位竞聘时,AI工具提供了全流程的能力培养支持。首先,学生使用豆包或DeepSeek进行竞聘稿优化。学生输入初稿后,AI分析内容结构,提出修改建议,如调整段落顺序、优化语句表达,使竞聘稿逻辑更清晰。接着,利用Canva进行宣传材料创作。

图1 学生使用AI设计和生成海报

学生设定主题和风格,Canva快速生成多种设计方案,学生挑选满意的进行微调,制作出吸引人的宣传海报。最后,借助果宝智能体进行模拟问答。果宝智能体模拟评委提问,学生回答后,它分析回答的优缺点,帮助学生提升应变能力。通过这一系列步骤,学生的竞聘稿结构得到优化,在模拟问答中应变能力也显著增强,更有信心面对真实的竞聘场景。

2.文化传播:多场景AI工具的协同应用

应用场景

工具组合

技术流程

传统方式与AI辅助效率差异

LOGO设计

AI绘画+Canva优化

先使用AI绘画输入设计要求,生成多种LOGO初稿,再导入Canva进行细节调整和优化,如色彩搭配、图形比例等

设计时间缩短50%,传统设计需反复沟通和修改,耗时较长,AI辅助能快速生成初稿并优化

景点导览

多语言生成+虚拟旅游APP

利用多语言生成工具将导览词翻译成多种语言,然后导入虚拟旅游APP,结合地图和实景图片,为游客提供沉浸式导览体验

信息更新速度大幅提升,传统导览更新信息慢,AI辅助可实时更新景点信息

行程策划

路线优化+预算管理

输入目的地和时间等信息,路线优化工具规划最佳旅游路线,预算管理工具根据路线和景点门票等信息计算预算,并提供节省建议

预算降低15%,传统行程策划难以精准控制预算,AI辅助能综合多方面因素给出合理方案

四、学生视角的典型案例:AI工具的真实应用场景

1.竞聘与设计:徐慕梓的AI辅助成长记

徐慕梓在参加学校童乐校园旅行项目学习的岗位竞选时,遇到了写竞选稿的难题。他使用DeepSeek,先询问如何写竞选稿,得到指导后完成初稿。接着,他让DeepSeek帮忙修改竞选稿,AI分析内容,调整结构,使语句更流畅,还根据徐慕梓喜欢收集文创作品的爱好,将相关元素融入稿中。在设计旅行社的logo和海报时,徐慕梓与DeepSeek交流想法,确定设计方向后,转发讨论步骤给即梦AI。即梦AI根据诉求生成初稿,徐慕梓提出修改意见,经过多次迭代,最终得到满意的海报。

图2 学生使用AI辅助自己写竞选稿

 

徐慕梓说:“AI让我更有信心,它帮我解决了难题,让我在竞选中有了更好的表现。”从最初的迷茫到后来的自信,AI工具助力他完成了从“挑战”到“成长”的转变。

2.导览与视频:谢寒雨的虚拟文化之旅

谢寒雨为了制作云龙湖的虚拟导览,开启了一场文化与技术融合的探索之旅。她先用DeepSeek生成导览词,首次从小学生角度发出模糊指令,生成的内容不太满意。于是,她提出更精准的要求,最终得到以苏轼口吻、半文半白且适合小学生理解的介绍词。在制作导览视频时,她选用即梦APP,因苏轼在云龙湖留下诸多足迹,便选择苏轼作为解说员。

 

图3 使用即梦AI设计苏轼数字人形象

她从相册导入AI生成的四个版本苏轼形象照片,挑选喜欢的一张,点击视频生成功能,开启对口型选项,导入介绍词生成视频。由于每段视频仅15秒,她又用剪映APP进行合成。

图4 合成数字人和背景视频

整个过程为“导入照片→生成视频→合成剪辑”,最终完成虚拟导览视频。这不仅让她体验到科技的魅力,更深入感受了云龙湖的文化底蕴。

3.邀请与传播:程禹睿的电子邀请函创作

程禹睿为了宣传徐州旅游,使用Canva制作电子邀请函。他打开Canva,选择手机邀请函模板,删除原有文本并保存。然后利用Canva的AI生图功能,在对话框输入“帮我生成一张徐州云龙湖的美景”指令,AI不断生成图片,他挑选了一张满意的保存。

图5 学生使用Canva设计电子邀请函

接着,用这张图片替换邀请函背景,点击“编辑”输入邀请函内容。为了突出文字,他对图片进行亮化调整,调整后的邀请函文字更加清晰醒目。

图6 学生设计含有徐州美食特色的AI海报

 

这张邀请函不仅展示了徐州云龙湖的美丽景色,还介绍了徐州的宝藏景点如云龙山、戏马台,以及特色美食地锅鸡、把子肉、羊肉汤等。通过这张邀请函,能让更多人了解徐州的文化和魅力,起到了很好的文化传播作用。

五、成果与经验:技术驱动下的文化传承与教育创新

1.课程资源与教学模式的双升级

电子地图集成了多维度的文化信息,涵盖历史遗迹、民俗风情、美食文化等多个方面。学生可以通过电子地图全面了解地域文化,课程资源不再局限于单一的文本或图片,变得更加生动、立体。

互动式和探究式学习得到普及。学生在电子地图上自主探索、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显著提高。教师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引导者,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教师持续更新电子地图中的数据和信息,确保课程资源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同时,教师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学生核心素养与文化认同的双提升

在AI赋能的地域文化电子地图课程资源建设实践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和文化认同得到了显著提升。从能力发展来看,学生的信息素养大幅提高,能够熟练运用AI工具获取、分析和处理信息。地理空间思维也得到锻炼,通过电子地图更清晰地理解地域的空间结构和地理特征。创意设计能力同样有明显进步,在LOGO设计、海报制作等活动中,学生充分发挥创意,设计出富有个性的作品。在文化认同感方面,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自豪感增强。他们深入了解徐州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

总之,苏堤路小学以“童乐校园旅行社”项目为实践载体,呈现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与学科教育的融合。通过“AI+文化传承”模式,以“跟着东坡诗意地游徐州”为主题,融合使用DeepSeek、即梦AI、Canva和可视化电子地图等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将徐州历史文化景点转化为生动的学习场景,让学生在真实任务中提升数字素养、厚植家国情怀,培养兼具数字素养与文化自信的新时代少年。

 

审核人:

关闭